该书是《橡胶循环利用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全书共20章,主要对轮胎基础知识、轮胎翻新技术、轮胎修补技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进行介绍。具体包括轮胎的分类和结构、轮胎的滚动力学、翻新轮胎的使用与保养、原材料的选择与使用、翻新轮胎胶料的性能要求与配方、胶料加工、胎体选择、清洁、干燥与检验、旧胎体打磨、胶浆制备与喷涂、预硫化胎面翻胎贴合与成型、预硫化胎面翻新硫化、模型法翻新轮胎的成型与贴合、模型法翻新轮胎硫化、胎面刻花无模硫化、修补轮胎、硫化水胎、内胎(加重内胎)、胶囊制备及内模设计、轮胎翻新标准及质量控制等。
该书内容全面、具体,实用性强,可供从事橡胶综合利用、轮胎翻新、轮胎修补的技术人员参考。 |
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2008年8月29日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进入21世纪我国橡胶工业飞速发展,但天然橡胶等资源非常短缺,产品使用及产生的废品对环境也构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提高橡胶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任重道远。近年国内外对提高橡胶资源利用开发了不少新的技术和方法,但国内尚无一套较全面推介这些新技术、要求和方法的书籍。
轮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意义是将轮胎进行翻新再利用。我国有关部门也有规划要将轮胎翻新量的比率大幅提高。
近年我国翻胎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轮胎翻新量10年内提高了一倍多,翻胎新技术正在进入应用和推广阶段。特别是翻胎装备有很大的提高,达到国际相近水平,由进口变为出口。国际上对翻新轮胎的安全、质量提出了新要求。
然而我国近二十余年来较全面介绍翻修轮胎的书未见出版,本书主要介绍国内外翻胎新技术与装备及安全质量要求,以求填补这一空缺。
本书力求实用、新颖,对引入的某些理论及新的资料多用实例加以佐证。为增加读者视野及开发思路引入了一些国内外翻胎业现仍在研发的技术,且本书编者也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本书共20章,书中纳入了近年国内外出台的诸多涉及翻胎的规范、法规。对翻胎业有影响的技术和装备等内容。
本书是在青岛科技大学大力组织、参与、支持、指导下完成的,特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著者水平及经验的局限性,不足之处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4年8月 |
第1章概论/
11翻新轮胎市场情况
111国际翻新轮胎市场情况
112中国翻新轮胎市场情况
12轮胎翻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21轮胎翻新可大量节约短缺资源和降低石油或天然气能耗
122轮胎翻新可大幅度降低汽车轮胎的运输成本
13我国轮胎翻新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131我国轮胎翻新业的发展情况
132我国轮胎翻新业存在的问题
14轮胎行业“十二五”发展对轮胎翻新发展的影响
15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轮胎的分类与结构
21轮胎结构简介
211外胎骨架的排列方式
212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213斜交轮胎的结构
22充气轮胎的分类和英文代号
221充气轮胎的分类和识别标志
222轮胎标识和组成
223汽车轮胎的外胎组成
224轮胎规格和标志
225轮胎制造厂的其它标志和几点说明
226轮胎各主要部件的特性
227斜交轮胎的缓冲层和子午胎的带束层作用
23充气轮胎的设计简介
231轮胎负荷与强度计算依据
232子午线轮胎设计依据和要求
24外胎花纹设计的基本要求
241载重轮胎(新胎)胎面花纹设计要求
242载重轮胎(翻新胎)胎面花纹设计要求
25其它结构轮胎
参考文献
第3章轮胎的滚动力学
31充气轮胎的滚动力学
311轮胎充气的作用
312轮胎充气后的应力应变
313轮胎负荷下滚动性能
314轮胎滚动阻力、湿滑与磨耗
315载重轮胎滚动阻力分布
32提高轮胎耐久性的措施
33提高轮胎高速性能的措施
参考文献
第4章翻新轮胎的使用与保养
41翻新轮胎的安装、拆装、使用与保养
411轮胎装配
412轮胎拆装应按规定进行
413轮胎的使用要求
414轮胎的保养
415轮胎的储运
42载重汽车轮胎安装、使用、保养不当引发的缺陷与损伤
421载重汽车轮胎使用寿命的评估
422轮胎气压不当造成非正常破损的一般原因
423轮胎使用不当造成非正常破损的一般情况
424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轮胎的使用比较
43轮胎磨损和损伤原因分析和图例
431轮胎磨损影响因素
432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
433预硫化胎面翻新轮胎异常磨损、损伤原因分析及图例
参考文献
第5章原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51橡胶
511天然橡胶
512合成橡胶
52配合剂
521硫化剂
522促进剂
523硫化活性剂
524防护剂
525补强剂
526填充剂
527偶联剂
53加工助剂
531分散剂
532增塑剂
533均匀剂
534增黏剂
535多功能助剂
536模量增强剂HMZ
537防焦剂
538脱模剂
54功能性助剂
541抗疲劳剂PL600
542塑解剂
55慎用的原材料
56我国有关橡胶及使用的原材料的环境安全的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
第6章翻新轮胎胶料性能要求与配方
61翻新轮胎胶料组成
62胶料配方原则和配方设计方法
621配方设计程序
622配方设计依据
623轮胎胶料整体配方设计
624制定胶料技术经济指标
625配方组分品种和数量的选择
626配方试验程序
627橡胶配方表示形式和设计
628翻修子午线轮胎胶料配方的整体设计
63橡胶和配合剂并用技术
631橡胶并用
632硫化及硫化剂的选择
633促进剂的选择与并用
634防老剂并用
64翻新和修补轮胎使用胶料的配方设计
641胶料配方设计原则
642配方设计方法
65正交回归配方设计法
651正交试验设计法
652用计算机筛选最优配方
66翻新轮胎使用的胶料性能要求和配方
661胎面胶配方
662缓冲胶、预硫化缓冲胶、肩垫胶、填充胶配方
663包封套胶、硫化内胎胶、水胎胶、硫化胶囊胶配方
67修补轮胎胶料配方
68工程轮胎翻新胎面胶使用的胶料性能要求及配方
681工程轮胎胎面胶配方举例
682不同胶种及配合剂对工程轮胎胎面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69降低翻新轮胎胶料滚动阻力的措施
691炭黑的选择
692胎面基部胶采用的低生热及低滚动阻力配方
693低滚动阻力胎面胶配方
参考文献
第7章胶料加工
71炼胶工艺
711炼胶工艺及质量要求
712炼胶设备及炼胶原理
713炼胶准备工艺
714胶料的混炼工艺
715混炼胶的质量检验
72挤出工艺及设备
721挤出设备及挤出原理
722胎面胶挤出工艺
723缓冲胶挤出热贴工艺
73缓冲胶压延工艺
731压延设备及压延原理
732缓冲胶的压延工艺
参考文献
第8章胎体选择、清洁、干燥与检验
81胎体选择
811载重汽车翻新轮胎胎体选择
812载重汽车翻新轮胎胎体穿洞性损伤与尺寸及部位规定
813载重汽车翻新轮胎胎体分级
814工程机械翻新轮胎胎体选择
815工程机械翻新轮胎胎体洞口位置允许最大尺寸
816载重轮胎人工初检及清除胎体杂物
82胎体的清洁、干燥
821胎体清洁
822洗胎机
823胎体干燥
83胎体人工复检
831人工检查机
832载重汽车翻新轮胎充高/低压气体检查
84胎体无损检查
841钉眼检查
842激光数字剪切散斑轮胎无损检测
843轮胎用X射线检查
844轮胎超声波检查
845电磁波(扫描)检查钢丝生锈
85轮胎平衡试验机
851轮胎静平衡试验机
852轮胎动平衡/不圆度试验机
86载重轮胎不圆度(径向及侧向跳动)检测设备
参考文献
第9章旧胎体打磨
91胎体打磨、检查与处置
911胎体打磨基本要求
912磨纹分级与应用
913磨纹粗度控制
914打磨弧度和尺寸的控制
915打磨机台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916各种轮胎翻新方法的打磨要求
917胎体打磨后检查与处置
92轮胎翻新打磨装备
921机械样板仿形磨胎
922翻新轮胎打磨机
93磨胎机的配件
931轮胎补充打磨装置
932磨胎机使用的磨头、锯齿片、钢丝轮
参考文献
第10章胶浆制备与喷涂
101概述
102胶浆制备
1021溶剂的选择
1022胶浆制备方法
1023胶浆制备设备
103喷涂胶浆、干燥工艺要求及设备
1031喷涂胶浆、干燥设备
1032喷涂胶浆工艺要求
1033喷涂胶浆使用的设备
104水基胶浆与效果
105免涂胶浆的工艺与装备
参考文献
第11章预硫化胎面翻胎贴合与成型
111条形及环形预硫化胎面翻胎贴合与成型工艺
112贴合前胎体检查和补充加工
113预硫化缓冲胶的质量要求和制备
1131缓冲胶的质量标准
1132低温缓冲胶片的制备
114条形预硫化胎面胶坯生产和胎面贴合前补充加工
1141条形预硫化胎面胶坯的生产
1142条形预硫化胎面质量要求和标准
1143条形预硫化胎面贴合
1144翼形及双弧形预硫化胎面
115环形预硫化胎面胶坯生产和胎面贴合前补充加工
1151环形预硫化胎面的胶坯制作
1152环形预硫化胎面质量要求和标准
1153环形预硫化胎面贴合前补充加工
116包封套的品种、使用和制备
1161内、外包封套的品种和使用
1162夹持环密封专用的长裙边式包封套
1163包封套制备
1164延长包封套使用寿命的方法
1165外包封套成品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117条形预硫化胎面翻新工艺
1171条形预硫化胎面超长压缩贴合成型工艺
1172预硫化胎面翻新轮胎贴合工艺
1173贴(含压出热贴)缓冲胶及贴合预硫化胎面成型设备
1174包封套拆装机
1175翻转式钢圈拆装机
1176硫化钢圈
118预硫化胎面翻新新工艺
119预硫化胎面翻新大、巨型工程轮胎成型工艺及设备方案设计
1191生产工艺流程图
1192预硫化胎面翻新法翻新工程轮胎工艺图例
1193巨型工程轮胎成型工艺及设备设计构想
1194热缠绕贴缓冲胶,用夹持环翻新大、巨型工程轮胎需研发的装备
1110环形预硫化胎面翻胎成型工艺及设备
11101环形预硫化胎面翻胎冷贴缓冲胶、套贴胎面、套包封套成型工艺
11102环形预硫化胎面翻胎成型设备
11103环形预硫化胎面翻胎成型操作
1111三种使用包封套方案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12章预硫化胎面翻新硫化
121概述
122翻新轮胎硫化前的技术准备
123制定预硫化胎面翻新硫化条件
1231硫化温度的选择
1232硫化压力的选择
1233硫化加热和加压介质的选择
1234翻新轮胎硫化条件的评估及测温仪测定的方法
1235预硫化胎面翻胎硫化条件确定的操作实例
124条形预硫化胎面制备
1241条形预硫化胎面品种与规格
1242条形预硫化胎面质量标准与要求
1243条形预硫化胎面硫化工艺
1244条形预硫化胎面硫化机
1245预硫化胎面硫化条件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1246条形预硫化胎面缺陷与解决措施
125环形预硫化胎面硫化
1251立式环形预硫化胎面硫化工艺
1252立式环形预硫化胎面硫化机
1253芯模膨胀型环形胎面硫化机
1254卧式环形胎面硫化机
1255立式环形预硫化胎面硫化机合模机构改进意见
1256常用的胎面花纹及其特性
126卧式硫化罐硫化的操作工艺
1261硫化入罐前检查及安装轮胎硫化辅件
1262轮胎翻新硫化工艺操作
127预硫化胎面翻新轮胎的装备
1271硫化罐
1272其它翻新轮胎硫化的配套装备
1273建立轮胎进出硫化罐的运输系统
1274立式硫化罐热水硫化体系
1275翻新轮胎出厂检查设备
128使用翻胎硫化机(两瓣模)进行预硫化翻新硫化
129翻新巨型工程轮胎在黏合层下埋设加热带(网)
1210翻新的轮胎硫化出现的缺陷及处理意见
12101预硫化胎面翻新时常见的缺陷及处理意见
12102轮胎胎面及缓冲胶起拱、花纹沟变形缺陷及处理意见
1211翻新轮胎使用时因翻新问题出现的缺陷
参考文献
第13章模型法翻新轮胎的成型与贴合
131模型法翻新轮胎的技术与贴合基本要求
1311胎体打磨、贴合与硫化模具的尺寸关系
1312胎体打磨、贴合与硫化模具配合的经验公式
1313翻新轮胎胎面胶半成品长、宽、厚
1314胎体打磨、贴合与硫化模具配合的实例
132翻新轮胎胎面成型与贴合方法
1321人工冷贴合缓冲胶片和胎面胶片
1322胎面胶缠贴法成型
1323工程轮胎胎面缠贴成型机
1324胎面胶缠贴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133胎面胶热贴法成型
1331载重轮胎胎面胶、缓冲胶热贴及装备
1332小型轮胎胎面胶、缓冲胶、胎侧胶热贴体系
134翻新轮胎胎侧贴合
135胎体贴胶后入模前尺寸检查
参考文献
第14章模型法翻新轮胎硫化
141概述
142轮胎翻新硫化的条件和选择
1421硫化供压、供热体系的比较和选择
1422硫化温度的选择
143模型法翻新轮胎的工艺
1431翻新载重轮胎用过热水的硫化工艺
1432轮胎硫化条件匹配
1433翻新轮胎在水胎内使用各种硫化介质的硫化条件
1434硫化模温度、过热水温度不同时,各种不同厚度胶料的
硫化条件
144模型法翻新硫化设备
1441两瓣模式硫化机
1442子午线轮胎翻新硫化机
145硫化模具尺寸含义及表示法
1451模内尺寸标注法
1452模型开合示意图
146其它硫化辅助设备
1461大型轮胎拔水胎机
1462中型轮胎拔水胎机
147模型法翻新轮胎生产缺陷及原因分析
1471模型法翻新硫化轮胎时常见缺陷及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
1472翻新轮胎使用时常见早期损坏类型及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第15章胎面刻花无模硫化
151胎面刻花无模硫化翻新工艺
1511工艺过程说明
1512各种工程轮胎喷涂胶浆工艺参数
152胎面缠绕工艺
153胎面刻花工艺及设备
1531胎面刻花工艺
1532轮胎削磨及胎面刻花设备
1533胎面刻花过程及图形
154硫化工艺及硫化罐
1541硫化工艺
1542各种规格轮胎的硫化工艺
1543硫化罐
155翻新的工程轮胎的质量要求
1551按HG/T 3979—2007《工程机械翻新轮胎》标准
1552出厂前检查要求
参考文献
第16章其它轮胎翻新方法
161国内研发的几种轮胎翻新方法
1611聚氨酯浇注胎面法翻新轮胎
1612聚氨酯冷粘预硫化胎面法翻新轮胎
1613聚氨酯橡胶复合预硫化胎面翻新轮胎
1614聚氨酯和橡胶轮胎的综合比较
162国外几种轮胎翻新工艺
1621用柔性硫化模法翻新轮胎
1622用巴维尔挤出机挤出具有胎面花纹的胎面胶热贴的翻胎法
1623HAWKINSON硫化环翻胎法
1624罐式模预硫化翻胎体系
1625预硫化胎面全翻新法
1626预硫化胎面加胎侧保护胶翻新法
参考文献
第17章修补轮胎
171专用名词术语和定义
172修补轮胎技术分类、工艺流程、损伤允许范围
1721各种轮胎修补的基本要求
1722修补轮胎技术分类和工艺
1723轮胎损伤部位范围及尺寸限定
1724轮胎伤洞可修补的尺寸要求
173轮胎修补工具和设备
1731轮胎修补工具
1732轮胎修补使用的设备
174轮胎修补材料、衬垫
1741修理材料及修补加强垫
1742轮胎损伤配修补增强补片的应用
175轮胎钉眼修补工艺
1751修理必备条件和修理前检查
1752轮胎钉眼修补施工方法
176轮胎修补切割与打磨
1761斜交轮胎修补切割
1762钢丝子午线轮胎修补切割与打磨方法
1763修补轮胎硫化
1764轮胎修补后的技术要求
177轮胎更换带束层
1771轮胎修补带束层制备
1772更换带束层人工切割的方法
178补强衬垫的结构、制备和应用
1781补强衬垫的结构
1782织物帘线垫的结构
1783子午线轮胎修补钢丝加固垫
1784纤维、钢丝补强垫的制备和硫化
1785增强胶垫的硫化工艺
179修补子午线载重轮胎胎侧操作示范图例
1710修补子午线巨型工程轮胎工艺示例
17101伤口切割及填胶
17102冷补垫施工
参考文献
第18章硫化水胎、内胎(加重内胎)、胶囊制备及内模设计
181硫化水胎、硫化内胎(加重内胎)、硫化胶囊的规格
1811水胎规格
1812加重内胎规格
1813硫化胶囊规格
1814硫化内胎规格
182水胎(含加重内胎)制备
1821胶料的制备
1822水胎(含加重内胎)胶坯挤出法制备
1823卷筒法制备水胎、加重内胎
1824圆胶片贴合法制备轻型水胎及加重内胎
183丁基硫化胶囊制备
1831丁基硫化胶囊胶料的配方和炼胶
1832丁基硫化胶囊胶料的挤出
1833丁基硫化胶囊硫化
184模型法翻新轮胎硫化内模(花纹板)设计
1841内模设计的要领
1842内模设计与质量、功能、胶耗、外观的关系
1843内轮廓主要尺寸的选取
参考文献
第19章国内外轮胎翻新标准
191国内轮胎翻新相关标准
192国外对翻新轮胎使用的一些规定
1921美国对轮胎翻新的规定
1922欧盟NUECE 117轮胎标签法规
1923国际翻胎协会及一些跨国公司为应对R117法规提出
的措施
1924欧盟《关于批准商用车辆和拖车用充气轮胎的翻新轮
胎的统一规定》
1925美国北达科他州关于翻新轮胎的合同限制法规
1926欧盟REACH(化学品限制)法规
1927巴西规定轮胎翻新企业必须取得资质和产品质量认证
许可
参考文献
第20章翻新轮胎质量控制
201载重汽车翻新轮胎的成品质量控制
2011载重汽车翻新轮胎充压检验
2012载重汽车翻新轮胎耐久性试验
2013载重汽车翻新轮胎强度试验
2014轻型载重汽车翻新轮胎高速性能试验
202轿车翻新轮胎的成品质量控制
2021轿车翻新轮胎充压检验
2022轿车翻新轮胎耐久性试验
2023轿车翻新轮胎高速性能试验
2024轿车翻新轮胎强度试验
2025轿车无内胎翻新轮胎脱圈阻力试验
203为达到翻新轮胎的检测及使用质量要求可采取的措施
2031载重汽车翻新轮胎测试前可采取的措施
2032翻新轮胎的强度检验
2033翻新的轻型载重轮胎通过高速性能试验应采取的措施
2034防止翻新胎使用中早期损坏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204翻新的轿车轮胎室内测试项目及为达到指标采取的措施
2041精选胎体、合理选择室内检测指标
2042为达到指标可采取的措施
205工程机械翻新轮胎质量控制
2051按行业标准对翻新工程机械轮胎进行质量控制
2052用TKPH额定值大小对工程机械轮胎进行质量显示及控制
206预硫化胎面质量控制
207预硫化缓冲胶质量控制
208翻新轮胎不圆度及不平衡性指标的控制
2081要求的提出
2082轮胎平衡要求及平衡试验
2083轮胎不平衡的原因及补救方法
2084翻新轮胎径向跳动(不圆度)的检查
2085翻新轮胎的平衡及径向跳动控制指标的建议
209降低轮胎噪声的一些措施
2091选取合适的胎面胶,减小轮胎对路面的冲击
2092优化胎面设计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轮胎速度符号与速度对应关系
附录2轮胎行驶速度与负荷对应关系
附录3负荷指数和相应负荷能力
附录4子午线和斜交商用轮胎负荷能力与速度关系 |
可供从事橡胶综合利用、轮胎翻新、轮胎修补的技术人员参考。 | |